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视频资源库

腹腔镜射频消融减瘤后切除巨大肝血管瘤
卢攀, 申伟文, 漆瞻, 陈龙, 张志远, 张伟   
  • 出版日期:2022-10-10
  • 张伟,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外科单孔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门脉高压症外科常务委员。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中华系列论文20篇,国际高水平期刊论文15篇。获《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十佳中青年作者、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四川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2, 11 (05): 535 -535.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2.05.022
内容简介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术式,但大部分为射频消融减瘤治疗,减瘤后切除巨大肝血管瘤在国内外鲜有报道。为探索腹腔镜射频消融减瘤后切除巨大肝血管瘤的可行性,进一步提高腹腔镜肝巨大血管瘤切除的安全性,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我们团队从2003年开展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累计1 000余例,并从2005年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肿瘤,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射频消融辅助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积累大量射频消融及腹腔镜肝切除的手术经验,为腹腔镜射频消融减瘤并切除肝血管瘤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提供足够的技术保障。4年前我们首次提出将射频消融设备的最小阻抗和最大电流保护参数进行科学设置后对外生型血管瘤直接消融,而未调整参数设置的射频消融设备直接进入血管瘤,凝血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可引起血管瘤出血。本视频病例肝血管瘤位于第一肝门附近,为外生性,显露时容易损伤致出血增加手术难度,故采取间断阻断第一肝门,通过使用科学设置后的射频消融设备对血管瘤进行消融,待血管瘤明显缩小后,可任意翻转暴露血管瘤,再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该术式具有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的优点。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