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临床研究

图片丢失啦
共找到 77 条结果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一种改良胰肠吻合方式安全性及其在腹腔镜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比较
    陈卫波, 朱玉文, 杨豪, 陆泽坤, 邬迪, 祖广晨, 张悦, 陈学敏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4): 498-503.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4.010
    摘要 (42) HTML (1) PDF (1635 KB) (11)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导管对黏膜胰肠吻合方式安全性及其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PD的162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13例,女49例;平均年龄(66±11)岁。原发病:胰腺癌66例,胆管癌47例,十二指肠癌23例,壶腹部癌6例,胆囊癌1例,胃窦小弯侧腺癌1例,胰腺良性肿瘤18例。胰肠吻合方式均采用改良导管对黏膜胰肠吻合,其中95例行LPD(LPD组),67例行OPD(OPD组)。观察患者总体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评估吻合方式的安全性,并比较两组疗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两组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162例均手术成功,总体手术时间(317±71)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40(100,200)ml,术后住院时间17(12,25)d;术后30 d死亡率0.6%(1/162),再手术率1.9%(3/162);术后B/C级胰瘘发生率24.7%(40/162),胃排空障碍发生率23.5%(38/162),腹腔感染发生率13.6%(22/162)。LPD组手术时间为(338±70)min,明显长于OPD组的(287±63)min(t=4.754,P<0.05);术中出血量为100(100,150)ml,明显少于OPD组的200(170,200)ml(Z=-6.075,P<0.05);术后住院时间为14(12,21) d,明显短于OPD组的18(12,33)d(Z=-2.040,P<0.05)。LPD组B/C级胰瘘发生率为17.7%(17/95),明显低于OPD组的34.3%(23/67) (χ2=3.659,P<0.05)。

    结论

    改良导管对黏膜吻合患者术后总体胰瘘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肠吻合方式。与OPD比较,LPD可能手术时间长,但术后胰瘘发生率降低,同时具有微创优势,术后恢复较快,对于有经验团队,可以尝试。

  • 2.
    新胰胃吻合在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杜成旭, 李冬瑞, 张树彬, 李秋生, 邢中强, 王天阳, 赵伟红, 刘建华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4): 504-508.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4.011
    摘要 (26) HTML (0) PDF (2048 KB) (4)
    目的

    探讨新胰胃吻合在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7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例,女6例;年龄43~68岁,中位年龄52岁。胰腺浆液性囊腺瘤6例,胰腺组织分叶状合并慢性炎症1例。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后近端胰腺采用绞锁缝合,远端采用胰管对黏膜的新胰胃吻合方式。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60~260 min,中位时间200 min;新胰胃吻合时间14~20 min,中位时间18 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中位出血量80 ml。术后腹腔感染1例,无胰瘘、胃排空障碍、术后出血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

    结论

    新胰胃吻合操作简便,在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中安全可行,具有推广价值。

  • 3.
    保留器官功能的胰腺切除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冀旭, 朱峰, 冯业晨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4): 509-514.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4.012
    摘要 (26) HTML (0) PDF (1233 KB) (5)
    目的

    探讨保留器官功能的胰腺切除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到2022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保留器官功能的胰腺切除术的210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79例,女131例。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胆道并发症组和非胆道并发症组,其中胆道并发症组50例,平均年龄(39±4)岁;非胆道并发症组160例,平均年龄(37±3)岁。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术后90 d,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差异,并分析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两组手术方式比较采用χ2检验,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纳入的病例术后90 d内胆道并发症发生率23.8%(50/210)。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与手术方式、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胰腺质地、手术时间有关,其中肿瘤局部剜除术患者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最低4%(2/50) (χ2=14.1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糖尿病史、术后ALT升高、术后AST升高、术后进食半流食时间延长及奥曲肽使用总量增多是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3,1.03,1.02,1.06,1.14;P<0.05)。

    结论

    术前糖尿病史、术后进食半流食时间、奥曲肽的使用量是保留器官功能的胰腺切除术后胆道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方式、肿瘤大小及胰腺质地与术后胆道并发症有关。术前控制好血糖,尽可能选择肿瘤局部剜除术,减少生长抑素类似物的使用以降低胆道系统并发症发生风险。

  • 4.
    三种术式治疗胰腺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危用洋, 黄俊甫, 辛万鹏, 易思清, 涂书举, 方康, 李勇, 肖卫东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4): 515-519.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4.013
    摘要 (109) HTML (0) PDF (1251 KB) (8)
    目的

    比较3种术式治疗胰腺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8例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0例,女68例;年龄10~77岁,中位年龄为46岁。根据术式分为胰腺中段切除术组(CP组,23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组(SPDP组,26例),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组(DPS组,39例)。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C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32±54)min,明显长于SPDP组的(196±39)min和DPS组的(191±35)min(q=1.169,3.591;P<0.05);CP组和SPDP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7±51)、(185±77)ml,均明显少于DPS组的(253±130)ml(q=-6.537,-3.270;P<0.05)。CP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7%(13/23),明显高于SPDP组的22%(5/26)和DPS组的23%(9/39) (χ2=7.302,6.700;P<0.016 7)。CP组胰瘘发生率为57%(13/23),明显高于SPDP组的12%(3/26)和DPS组21%(8/39) (χ2=11.230,7.985;P<0.016 7)。CP组临床相关胰瘘(B/C级)发生率为30%(7/23),明显高于胰体尾切除术(SPDP+DPS组)的6%(4/65) (χ2=9.157,P<0.05)。DPS组Plt升高发生率为26%(10/39),明显高于CP组和SPDP组的0(P=0.010,0.004)。3组患者均无再手术、手术相关死亡和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随访时间12~16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4个月。SPDP组发生胰腺内分泌功能不足6例,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6例;DPS组相应为7、8例;CP组无一例发生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足。胰体尾切除术(SPDP+DPS组)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足发生率分别为20%(13/65)、22%(14/65),均明显高于CP组的0(P<0.001)。所有患者随访期内无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

    对于胰腺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SPDP的近期疗效优于DPS和CP,而CP具有更好的保留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远期优势。

  • 5.
    基于SEER数据库胰头部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预后列线图构建与验证
    杨秀君, 崔梦莹, 刘水, 盛基尧, 张丹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4): 520-525.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4.014
    摘要 (28) HTML (0) PDF (1370 KB) (6)
    目的

    探讨胰头部胰腺神经内分泌癌(Pan-NE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5~2019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诊断为胰头部Pan-NEC的210例患者基本信息和治疗信息。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构建列线图,验证并比较列线图和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预测效能。

    结果

    肿瘤分化、T分期和治疗方式是胰头部Pan-NE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934,1.511,0.250;P<0.05)。列线图C-index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为0.852和0.927,列线图预测1、2、3年总生存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为0.912、0.924、0.922和0.973、0.969、0.988。与AJCC分期相比,列线图C-index和AUC更高。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校准良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比AJCC分期净收益、预测精度更高。

    结论

    肿瘤分化、T分期、治疗方式是影响胰头部Pan-NE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的列线图可更精准评估患者的预后,更好地预测患者的生存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可行的统计学模型。

  • 6.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滕达, 许悦, 张萌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4): 537-542.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4.017
    摘要 (47) HTML (1) PDF (1346 KB)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收治的10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46例,女57例;年龄16~80岁,中位年龄56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LTCBDE组(41例)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组(TTD组,62例)。两组胆总管结石数量、大小、胆总管直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肝功能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发生围手术期死亡。LTCBDE组结石数量中位数为1(1,1)枚,明显少于TTD组的2(1,3)枚(Z=-4.296,P<0.05);结石直径为5(5,6)mm,明显少于TTD组的8(5,10)mm(Z=-4.013,P<0.05)。LTCBDE组手术时间为70(63,78)min,明显短于TTD组的114(88,146)min(Z=-6.639,P<0.05)。LTCBDE组引流管留置率为54%(22/41),明显低于TTD组的100%(62/62) (P<0.05);引流量为20(15,36)ml,明显少于TTD组的60(50,70)ml(Z=-6.562,P<0.05);引流管留置时间为4(4,5)d,明显少于TTD组的7(6,8)d(Z=-6.188,P<0.05)。LTCBDE组术后住院时间为5(3,7)d,明显短于TTD组的10(8,13)d(Z=-7.738,P<0.05);治疗费用为1.2(1.1,1.3)万元,明显少于TTD组的2.0(1.9,2.4)万元(Z=-8.078,P<0.05)。LTCBDE组术后ALT、AST、ALP和GGT均明显低于TTD组(Z=-2.372,-1.988,-2.230,-2.341;P<0.05)。LTCBDE组急性胆管炎、结石复发、胆总管狭窄为2、0、0例,TTD组相应为3、3、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TCBDE操作简便,可最大限度减少胆总管损伤的风险,加快术后快速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尤其适合以直径≤5 mm的单发结石患者。

  • 7.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的安全性与疗效:附128例分析
    冯嘉楠, 蔡磊, 何国林, 付顺军, 张成, 冯周彬, 温耀鸿, 谭洪坤, 潘明新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4): 543-550.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4.018
    摘要 (31) HTML (0) PDF (1278 KB)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一期缝合的安全性与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12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84例,女44例;年龄21~89岁,中位年龄59岁。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根据胆总管闭合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一期缝合组(PDC组,60例)和T管引流组(TTD组,68例)。观察两组围手术期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肝功能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PDC组术后3 d的AST、ALT平均为(25.6±1.5)、(52.5±5.4)U/L,明显低于TTD组的(38.8±4.6)、(97.1±15.5)U/L(t=-2.752,-2.197;P<0.05)。PDC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34±5)min、(36.6±2.2)h、(4.47±0.14)d、(4.70±0.15)万元,明显低于TTD组的(163±7)min、(53.6±2.2)h、(6.15±0.35)d、(5.78±0.17)万元(t=-3.029,-5.307,-3.573,-5.171;P<0.05)。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20/68)、15%(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78,P>0.05)。TTD组残余结石6例,PDC组无残余结石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两组均未观察到死亡及术后胆道狭窄发生。

    结论

    相比T管引流,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中采用PDC能使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治疗周期更短、医疗开销更少、结石的一次清除率更高,且不会增加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微创术式。

  • 8.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在肝癌肝切除患者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龚财芳, 赵俊宇, 游川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4): 551-556.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4.019
    摘要 (43) HTML (0) PDF (1279 KB) (7)
    目的

    系统评价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在原发性肝癌(肝癌)肝切除术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2年6月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万方、知网(CNKI)、维普(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发表的关于肝癌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EN的研究。中文检索词:肝切除术、肝脏切除、肝部分切除、肝癌、肝肿瘤、围手术期营养、术前营养、术后营养。英文检索词:hepatectomy、liver resection、partial hepatectomy、liver neoplasms、perioperative nutrition、enteral feeding、postoperative nutrition。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ALB、肝功能、胃肠功能恢复等指标。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6篇RCT文献,共1 39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营养或静脉营养支持相比,围手术期EN在提高术后ALB(MD=2.22,95%CI:0.96~3.49,P<0.05),降低ALT(MD=-9.45,95%CI:-17.71~-1.20,P<0.05)和TB水平(MD=-3.92,95%CI:-5.37~-2.11,P<0.05),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SMD=-1.42,95%CI:-1.95~-0.90,P<0.05)、排便时间(SMD=-1.46,95%CI:-2.12~-0.81,P<0.05)、术后住院时间(MD=-2.28,95%CI:-3.04~-1.52,P<0.05),降低术后胃肠道不适发生率(OR=0.35,95%CI:0.22~0.57,P<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常规营养相比,围手术期EN可改善肝癌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术后肝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9.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早期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欧阳佳裕, 李刚, 贺露瑶, 罗娜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4): 557-561.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4.020
    摘要 (38) HTML (0) PDF (1695 KB) (4)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早期原发性肝癌(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60例肝癌和(或)肝硬化患者。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49例,女11例;年龄50~70岁,中位年龄57岁。肝癌直径1.2~3.0 cm,中位直径1.8 cm;数目单发21例,多发9例。患者均采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增强检查,扫描完成后重建出虚拟40 keV单能量增强图像、碘密度含量增强图像及有效原子序数增强图像,疑诊患者加做MRI扫描。采用双盲法读片方式由具有肝脏诊断经验的2名影像医师评判结果,以病理学检查为诊断金标准进行诊断试验。3种图像单独及其联合诊断早期肝癌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诊断价值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

    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早期肝癌30例,肝硬化30例。120 kV常规图像诊断早期肝癌的检出率为63%(19/30),其中11例疑诊患者为MRI检出。虚拟40 keV单能量增强图像诊断早期肝癌的检出率为67%(20/30),碘密度含量增强图像为80%(24/30),有效原子序数增强图像为83%(25/30),3种图像联合为93%(28/30)。相较于单独3种增强图像,3种图像联合诊断检出率明显升高(χ2=17.37,5.43,4.0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3种图像及其联合诊断的AUC分别为0.638、0.760、0.782和0.904,其中3种图像联合诊断价值最高。

    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扫描3种图像联合在早期肝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检出率,可以帮助医师更早地发现肝癌病灶,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 10.
    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上腹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张红君, 郑博文, 廖梅, 任杰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4): 562-567.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4.021
    摘要 (31) HTML (0) PDF (2010 KB) (4)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对肝移植术后上腹部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同时接受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的70例肝移植术后上腹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8例;平均年龄(48±11)岁。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知情同意书已豁免。根据CT、MRI、PET-CT、病理诊断确诊淋巴结良恶性,其中41例为良性淋巴结患者(良性组),29例为恶性淋巴结患者(恶性组)。分析肝移植术后上腹部良恶性淋巴结的常规超声及CEUS特征。两组淋巴结直径等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显示,恶性淋巴结均为多发,良性淋巴结多发占56%(2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分别为(33±13)、(21±9)mm,良性组分别为(16±4)、(1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4,6.648;P<0.05)。恶性组表现为淋巴结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合并肝内占位分别24%(7/29)、14%(4/29)、52%(15/29),良性组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内部见彩色血流信号为28%(8/29),良性组为7%(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0,P<0.05)。CEUS检查中,恶性组灌注模式表现为均匀增强、不均匀增强、厚环状增强分别为4、10、15例,良性组相应为30、1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移植术后上腹部恶性淋巴结通常较大、边界不清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常伴肝内占位,CEUS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及厚环状增强。超声可作为肝移植术后辅助诊断和监测上腹部淋巴结的有效影像手段。

  • 11.
    肝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钟造茂, 罗文超, 蔡满航, 陈显育, 钟跃思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3): 289-295.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3.006
    摘要 (58) HTML (8) PDF (1126 KB) (19)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PHLF的列线图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188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65例,女23例;年龄24~75岁,中位年龄55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HL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并将模型与现有肝功能综合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患者PHLF发生率25%(47/188),其中A级PHLF患者3例,B级42例,C级2例,其中1例死于PHLF。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T(OR=1.037,95%CI:1.007~1.068)、TB(OR=1.176,95%CI:1.013~1.365)、肿瘤长径(OR=1.414,95%CI:1.148~1.742)、ALBI评分(OR=0.173,95%CI:0.031~0.962)、ICGR15(OR=1.081,95%CI:1.005~1.162)是PHL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ALT、ICGR15、TB和肿瘤长径构建列线图(ARTL)模型的AUC值达0.816(95%CI:0.747~0.885),具备较好的预测能力,校准曲线和校准预测曲线贴合良好,预测值与观测值较符合。ARTL模型预测效能和临床获益优于ALBI评分(AUC=0.607)、FIB-4指数(AUC=0.672)、APRI评分(AUC=0.730)。

    结论

    ALT、ICGR15、TB、肿瘤长径和ALBI评分是PHL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ARTL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优于现有的3种肝功能综合评分系统。

  • 1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杨竞, 周光文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3): 296-301.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3.007
    摘要 (38) HTML (2) PDF (1050 KB) (12)
    目的

    探讨影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14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77例,女66例;平均年龄(56±12)岁;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10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及入院实验室检测结果等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3年,以治疗后再出血为主要结局事件,根据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32例)和未出血组(111例)。通过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使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变量筛选,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最后根据ROC曲线、校正曲线、临床决策曲线(DCA)分析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与临床有效性。

    结果

    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重、Child-Pugh分级>A级和手术治疗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48,0.947,5.980,0.238;P<0.05)。基于4个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再出血的预测模型列线图,该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06(验证后为0.811),均大于0.75,说明模型区分度较高;Brier分数为0.114(验证后为0.102),均小于0.25,R2为0.437(验证后为0.477),均大于0.4,说明模型校准度较好;模型的DCA曲线净获益均高于两条极端曲线,表明预测模型具有临床有效性。

    结论

    外科手术是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再出血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临床早期识别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后再出血的高危患者。

  • 13.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腔镜肝巨大肿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
    陈志坚, 俞建达, 池小斌, 吕立志, 陈永标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3): 302-307.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3.008
    摘要 (28) HTML (0) PDF (2715 KB) (8)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腔镜肝巨大肿瘤切除中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在第九〇〇医院行肝巨大肿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31例;年龄38~65岁,中位年龄45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肿瘤直径10~17 cm,中位直径13 cm;良性肿瘤23例,恶性肿瘤27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联合组24例,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腹腔镜;对照组26例,采用开腹肝巨大肿瘤切除术。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

    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联合组无中转开腹。联合组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中位数为26(18,72)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44,81)mg/L(Z=-2.700,P<0.05);术后第1天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6±0.8)、(3.1±1.3)、(13±4)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4.4±1.6)、(16±6)d(t=-2.180,-3.137,-2.062;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24),对照组为42%(1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6,P>0.05)。联合组恶性肿瘤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8%、52.5%、26.3%和57.1%、28.6%、0,对照组相应为70.6%、36.4%、12.1%和51.3%、22.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92,0.764;P>0.05)。

    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对腹腔镜肝巨大肿瘤切除患者进行术前精准评估,术中指导精确操作,降低炎症反应,加速术后康复。

  • 14.
    血小板相关参数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患者预后预测价值
    黄俊豪, 陈宗杰, 胡添松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3): 308-312.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3.009
    摘要 (31) HTML (0) PDF (1016 KB) (6)
    目的

    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根治性切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第九〇九医院行根治性切除的63例I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39~65岁,中位年龄52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IC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不同血小板参数的ICC患者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绘制ROC曲线分析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容积(MPV)等对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和总体生存期(OS)的预测效能。

    结果

    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Plt≥185×109/L、PDW≥16.5%、MPV≤9.25 fl、肝门侵犯是IC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84,2.546,2.853,3.933;P<0.05);Plt≥185×109/L、PDW≥16.5%、MPV≤9.25 fl、肝门侵犯、血管侵犯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3.100,2.617,3.313,3.708,3.685;P<0.05)。生存分析显示,Plt≥185×109/L、PDW≥16.5%、MPV≤9.25 fl患者术后3年DFS分别为18.74%、19.54%、23.54%,对照组相应为89.34%、78.21%、85.45%(χ2=41.500,29.545,19.973;P<0.05)。Plt≥185×109/L、PDW≥16.5%、MPV≤9.25 fl患者术后3年OS分别为19.53%、18.64%、20.43%,对照组相应为91.53%、77.64%、87.94%(χ2=41.352,30.128,19.90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lt预测术后3年OS曲线下面积为0.942、敏感度为0.968、特异度为0.744,PDW相应为0.843、0.742、0.875,MPV相应为0.886、0.781、0.935。

    结论

    术前Plt、PDW、MPV血小板参数是ICC根治性切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生存预后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 15.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胆囊切除与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
    牛斌, 饶兰英, 刘晓晨, 何龙林, 秦培鑫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3): 313-318.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3.010
    摘要 (29) HTML (0) PDF (971 KB) (6)
    目的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SMR)分析胆囊切除术后与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

    方法

    胆囊切除术后与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相关的单核甘酸多态性(SNP)数据分别来自公开发表的生物数据库,并对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的所有汇总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选择与胆囊切除密切关联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分别以MR-Egger回归法、中位数加权法(MW)、逆概率加权回归法(IVW)行TSMR分析,以P值评价胆囊切除术后和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发生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

    结果

    共筛选到32个与胆囊切除术相关的SNP。结果显示,胆囊切除术与盲肠癌之间无因果关系(OR=22.222,95%CI:6.280e-02,7.864e+03;P=0.300),与升结肠癌之间无因果关系(OR=3.176,95%CI:1.939e-03,5.204e+03;P=0.760),与横结肠癌之间无因果关系(OR=0.093,95%CI:6.683e-06,1.297e+03;P=0.626),与降结肠癌之间无因果关系(OR=0.093,95%CI:6.683e-06,1.297e+03;P=0.626),与乙状结肠癌之间无因果关系(OR=2.737,95%CI:4.24e-02,176.696;P=0.636),与直肠癌之间无因果关系(OR=0.306,95%CI:7.153e-03,13.099;P=0.537),与肛管癌之间无因果关系(OR=13.14,95%CI:6.683e-07,2.600e+06,P=0.764)。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验证了上述关联的稳定性。

    结论

    基于TSMR分析发现,无遗传证据支持胆囊切除与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即胆囊切除并不导致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的发生。

  • 16.
    胆囊癌免疫治疗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张燕, 许丁伟, 胡满琴, 李新成, 李翱, 黄洁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3): 319-327.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3.011
    摘要 (50) HTML (2) PDF (2607 KB) (10)
    目的

    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可视化分析胆囊癌免疫治疗的整体趋势。

    方法

    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CC)检索与胆囊癌免疫治疗相关的英文文献(论著或综述),发表日期限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并以纯文本格式导入VOSviewer 1.6.18.0和CiteSpace 5.1.R8 SE(32-bit)软件。数据使用科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处理,对作者、国家、机构、高被引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和参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研究热点和趋势。

    结果

    检索获得121篇文献,包括860位作者,306个组织,21个国家/地区和82种期刊。数据显示,美国为胆囊癌免疫治疗领域中发文量最大的国家(40篇),中国(36篇)和日本(14篇)分别位于第二、三。发文量最大的前3名作者分别是Valle JW(5篇)、Javle M(4篇)、Zhu AX(4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克里斯蒂NHS信托基金会、南京医科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是发文最多的机构,Cancers是该领域发文最多的期刊。关键词分析显示"immunotherapy""cholangiocarcinoma""gallbladder cancer"是高频关键词,目前研究的重点逐渐聚焦于胆囊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相关用药。

    结论

    近21年来胆囊癌免疫治疗领域的发文数量逐渐增加,该领域已成为潜在的热点。美国、中国、日本在这一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 17.
    智能化辅助图像实时去雾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彭子洋, 王志博, 王丹, 彭浩茜, 王蕾, 彭薇, 王娟娟, 李宇, 刘学民, 吴荣谦, 向俊西, 吕毅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3): 328-333.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3.012
    摘要 (34) HTML (0) PDF (1607 KB) (7)
    目的

    探讨智能化辅助图像实时去雾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LC治疗的128例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8例,女40例;年龄31~66岁,中位年龄53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LC利用智能化辅助手段在对图像进行识别处理,记录智能化设备识别出的不同级别雾气等级、持续时间,并记录去雾时间。实际烟雾持续时间与智能化图像识别时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

    患者术中烟雾持续存在时间8~17 min,中位时间13 min;术中取出镜子擦拭3~11次,中位次数6次;总体用时69~230 s,中位时间141 s。经过智能化去雾系统应用可有效识别术中产生雾气的级别,并根据需要进行雾气去除;单帧图像处理时间0.02~0.08 s,中位时间0.04 s,图像处理成功率97%(15 522/16 000),可有效节省术中图像去雾时间(Z=-2.167,P<0.05)。

    结论

    智能化辅助图像实时去雾技术在LC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可有效处理术中的雾气,利于术者更清晰地识别手术边界,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 18.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分析
    邹瑞, 王一尧, 黄泽鹏, 李铎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3): 334-338.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3.013
    摘要 (38) HTML (1) PDF (1165 KB) (9)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海南省肿瘤医院行LC的201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1例,女110例;年龄27~74岁,中位年龄51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单孔LC组(单孔组,107例)和三孔LC组(三孔组,94例)。两组手术时间、满意度评分等比较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等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两组患者均手术顺利,单孔组中转开腹1例,三孔组无中转开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7)。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对于胆囊结石>2 cm的患者,单孔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4±8)min,明显短于三孔组的(55±7)min(t=-12.685,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07),三孔组相应为2.1%(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8,P>0.05)。单孔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42.8±2.8)分,明显高于三孔组(33.7±4.9)分(t=32.710,P<0.05)。

    结论

    经脐单孔LC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且具有美容效果更佳,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对于大于2 cm的胆囊结石,单孔法手术时间更短。

  • 19.
    保留十二指肠、胆总管、Oddi括约肌的胰头整块全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
    谭明达, 颜军, 郭诗翔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2): 145-150.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2.005
    摘要 (41) HTML (1) PDF (1278 KB) (12)
    目的

    探讨保留十二指肠、胆总管、Oddi括约肌的胰头整块全切除术(DCOPPHTR)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1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行DCOPPHTR的32例胰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4±16)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有无术后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12例)与无并发症组(20例),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检索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相关文献,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69±81)min,术中出血量(195±120)ml。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胰瘘6例,胆漏1例,术后出血2例,腹腔感染2例,胃排空障碍1例。根据并发症Clavien-Dindo系统分级,Ⅰ级7例,Ⅱ级1例,Ⅲa级4例,无Ⅲb、Ⅳ、Ⅴ级并发症。并发症组术前主胰管直径(6±3)mm,明显小于无并发症组的(9±4)mm(t=-2.070,P<0.05);住院时间为(31±10)d,明显长于无并发症组的(17±5)d(t=4.551,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术前主胰管直径(OR=0.74,95%CI:0.56~0.99)、手术时间(OR=1.01,95%CI:1.00~1.03)是胰腺肿瘤患者DCOPPHTR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DCOPPHTR是治疗胰头部炎性肿块及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理想手术方式,术前主胰管直径、手术时间是胰腺肿瘤患者DCOPPHTR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 20.
    微血管侵犯及手术切缘对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预后的影响
    王礼光, 严庆, 廖珊, 符荣党, 陈焕伟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4, 13 (02): 151-157.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32.2024.02.006
    摘要 (61) HTML (0) PDF (1078 KB) (12)
    目的

    探讨微血管侵犯(MVI)及手术切缘对肝细胞癌(HCC)术后生存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13例HCC肝切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419例,女94例;年龄25~86岁,中位年龄54岁。MVI分为3个等级:M0(无MVI组)、M1(低危组)、M2(高危组)。肿瘤切缘分为窄切缘(<1 cm)、宽切缘(≥1 cm)。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HCC患者MVI发生的影响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AFP、肿瘤直径、肿瘤数目、CNCL与HCC患者MVI发生有关(χ2=28.068,29.657,4.375,10.208;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AFP、肿瘤直径是HCC患者MV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0.408,0.394;P<0.05)。M0组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9.6%、71.0%、63.4%,M1组相应为59.6%、48.0%、43.3%,M2组相应为31.0%、27.5%、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89,P<0.05)。M0组术后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3%、88.2%、84.6%,M1组相应为87.0%、71.5%、66.1%,M2组相应为79.3%、61.9%、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8,P<0.05)。对于MVI阴性患者,宽切缘组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6%、70.7%、65.4%,而窄切缘组相应为79.4%、64.7%、6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3,P>0.05);宽切缘组术后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5%、89.6%、85.2%,而窄切缘组相应为97.1%、86.0%、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P>0.05)。对于MVI阳性患者,宽切缘组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8.1%、45.4%、40.3%,而窄切缘组相应为42.9%、37.3%、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4,P<0.05);宽切缘组术后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8.8%、71.9%、64.3%,窄切缘组相应为82.6%、64.8%、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4,P<0.05)。

    结论

    肿瘤大小、AFP是HC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MVI分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对于MVI阳性患者,肿瘤切缘宽者长期预后优于切缘窄者;而对于MVI阴性患者,肿瘤切缘对预后无明显影响。